成本會計要做哪些業務?DISCOVERY
成本會計是公司做好內部控制重要的財務崗位。其中不但要做好公司各項生產流程的核算工作,成本分析工作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日常三大業務
生產訂單的審核。根據ERP管理規定,生產管理部根據銷售訂單生成生產訂單。成本會計審核生產訂單是否在銷售訂單的範圍內。公司做到按合同生產,沒有合同的只准許是市場常用產品作為備用庫存所用。這些訂單要有公司領導簽批才准予生產,其他情況不允許安排生產,以避免造成庫存積壓。
材料出庫單的審核。材料出庫單根據生產訂單按物料清單(BOM)展開生成。成本會計審核材料出庫是否完整、準確,這就要求成本會計對公司產品的構成熟悉。有的產品BOM建設不完善,要督促技術中心把BOM建全。BOM是物料出庫的重要工具,直接影響材料出庫的準確性。產品沒有BOM不能領料。一個產品的BOM不齊全、倉庫記錄不準確就會使得原材料倉庫出庫混亂,因為一個產品生產時物料領用會涉及到多個倉庫。如果一些物料從原材料庫房裡不能單個領用的,比如標準件、濾芯紙等可以按入庫倒沖材料出庫。
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生產成本跟蹤。原料投入、產出成品與損耗要做到與相關指標對比,每天的消耗與產出要有所統計。每天做日報表《各產品投入產出對比表》、《各車間消耗與產品入庫日報表》,並在生產會上予以公布,給各車間及公司領導提供有效數據,及時做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決策。
車間生產的產品都要有按機器工時或人工工時分配的係數。當有新產品時成本會計跟蹤車間生產,並與車間結合核算分配係數並輸入ERP管理帳套,避免月末一次輸入不準確、不真實現象。
車間購買設備維修用件及勞保用品時,有財務部長簽字後交成本會計做憑證後到出納崗位進行報銷費用,會計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維修費(**車間)
貸:現金
月末業務列表
生產訂單完成情況要跟蹤審核。當月訂單當月用,上月訂單月末要及時關閉,做到"當月事,當月畢",以防止車間參照上月生產訂單辦理材料出庫的違規操作。
產成品入庫量耗用材料按BOM展開與材料出庫單進行核對是否一致,檢查入庫產量多而耗用材料少的現象以及無入庫產品只有材料出庫的現象,以確保材料出庫準確、核算成本真實。
還要檢查從投料、生產到產品入庫各環節產品數據是否連貫,以杜絕生產中間環節無故浪費現象。
月末協助動力設備科電工抄寫各車間用電情況,並檢查電錶的運轉情況,以確保車間用電分配準確。根據公司交納電費發票分攤各車間用電金額,並編寫會計分錄:
借:製造費用——動力費(**車間)
貸:銀行存款成本會計
還要負責對車間半成品庫及成品庫進行盤點,材料會計負責原材料庫的盤點。成本會計月末最後一天導出帳套內所負責倉庫的庫存,與倉庫保管員實地核查庫存。為減少工作量,一般公司都是每月抽盤,每季度大盤。抽盤時要把產品的每個大類都抽到,且抽盤量不能低於總量的30%。盤點後有庫房做盤點表且分析原因,上報總經理簽批後交財務部做帳務處理,成本會計作會計分錄。
盤盈時:
借:庫存商品
貸:營業外收入
盤虧時:
借:營業外支出(或其他應收款)
貸:庫存商品
如果當月盤盈虧原因沒有查清楚,財務成本會計通過待處理財務損益科目處理。
月末結帳的工作清單
確保各車間單據都已經審核。材料會計把材料模塊帳務結帳完畢,確保各車間各產品都具有分配係數。成本會計根據ERP管理規定把每個車間作為每一個成本中心按生產流程依次核算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由於不同車間之間產品有互相領用的現象,如果不依次核算各車間成本,混合核算就會有重複現象。
會計分錄如下:
分攤成本時: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製造費用
結轉成本時:
借:庫存商品——產成品庫存商品——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
月末結帳後的報表分析,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各產品投入產出對比表,是可以直觀分析投入產出的量化指標。第二,實際生產成本與標準成本對比表,是分析成本超出或節約的有效工具。第三,實際生產成本與預算成本對比表,是給領導提供公司運營決策準備金的有力保障。綜上,月初預算成本的編制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一個好的預算就不能保障公司正常的運營生產。
會計寶寶苦,
會計寶寶累,
但會計寶寶有特別的方法應對成本會計撒~
稅率變化帶來的影響DISCOVERY
一、九宮格
前三格是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附分類法、定額法;中三格是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製造費用相當飛機起落架,起飛前先收起落架,即核算成本時先把製造費用轉入基本生產成本及輔助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可看作空中加油機,要輸油到主機上,即要歸結分配入生產成本中去;後三格是完全/變動成本財務核算體系、實際成本/標準成本財務核算體系、產量/作業成本財務核算體系,此為「三三得九」。
二、九九分
九九八十一個節點,分為九組。
一)一九是成本龍
龍頭是成本計劃,龍身是成本核算,龍尾是成本分析,四個金爪是成本控制、成本獎懲、成本預測、成本決策,龍角是定額、標準成本。
二)二九是成本預測方法
即趨勢預測、本量利分析、敏感度分析、經濟模型預測、目標倒推、經驗值、同行參考、彈性預算、限額成本,可產生標準成本、目標成本、計劃成本。
三)三九是成本管理原則
1.樹立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原則;
2.實用價值原則(既不搞煩瑣哲學,又不片面追求簡化);
3.有章可循原則(加強材料物資的收發領退和盤點管理,做好定額、記錄的設計和制定,表格要簡單明了);
4.因地制宜(採用適當成本計算方法)原則;
5.抓住成本信息五性原則(全面性、真實性、及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
6.成本與利潤非完全翹翹板關係(要具有成本周期、戰略成本觀念);
7.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原則(能分清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分不清的按標準分配計入);
8.分配標準與待分配費用之間有一定聯繫原則;
9.成本數據是為信息使用者服務原則。
四)四九是九個歸集的費用要素
即主要材料、燃料動力、應付職工薪酬、其他直接費用、折舊費、機物料、車間經費、停工損失、其他間接費用。
五)五九是簡化九步核算模板
1.制定產品生產標準卡片(標準耗用及標準單價);
2.查詢期初在產品成本(量、價);
3.進行原材料盤點;
4.計算材料分配和製造費用分配得出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
5.進行半成品盤點;
6.根據定額資料將月末半成品進行材料還原;
7.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得出半成品成本資料;
8.根據標準成本計算材料差異;
9.根據標準成本計算費用差異。
六)六九是分配標準
1.消耗量2.費用額3.產品的體積、長度、重量、占用面積、售價
4.訂貨次數、採購價值5.直接材料成本6.直接材料數量
7.成本動因(插件個數)等8.工人工資、工人工時、機器工時、投產量
9.各種綜合分配係數,以上可有定額、實際、計劃等類型。
七)七九是九個關鍵節點問題
1.原材料領料時結轉成本價格,可按計劃價、實際成本、按定額、按上月加權平均單價等;
2.成本項目與受益對象的確定問題;
3.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採用直接分配法、順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按計劃成本分配法等(計劃成本分配時,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得出各個車間、部門應分配的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輔助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按受益數量比例轉出到非核算部門);
4.成本在不同產品之間分配,如材料按定額消耗量比例或按定額成本比例分配等;
5.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一為間接分配,即約當產量法、定額比例法,一為直接計入,如在產品不計算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或者按計劃成本、定額單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產品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產成品成本,從產品成本計算單中轉出產成品成本後,其餘額即為在產品成本;
6.正常停工與非正常停工、正常損耗與非正常損耗;
7.成本下降與效率下降的關係;
8.成本持續性降低與形成企業優勢的關係;
9.成本效益比的關係。
八)八九指周期成本
即立項成本、研發成本、設計成本、採購成本、生產成本、營銷成本、配送成本、售後服務成本、行政管理成本,不可顧次失彼,減了一個環節成本,增了另一個環節成本。
九)九九歸一,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可採取如下措施
1.以主動的戰略成本管理代替傳統的被動式成本核算管理,成本降下了,企業的競爭力下降了,銷售也下降了,顯然是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則的,甚至創造優勢、發掘特色還會增加成本,關鍵是要增加效益;
2.以動態的成本管理取代靜態的成本管理,重視成本控制,注重市場調查和生產經營信息的反饋;
3.注重實際而不是想像,壓縮人員開支、降低供應價格、提高產量、加強銷量的計劃要務實,產品價格沒有市場競爭力時該下馬要及時下馬;
4.成本信息要反映成本而不能失真,不能為填報各種口徑的上報資料方便亂攤成本、搞亂帳目,讓企業管理者無從考核和控制生產經營;
5.要重視信息技術運用,這樣才能有能力及時收集處理大量的成本信息;
6.抓住降低成本的關鍵,通過技術創新,通過管理方式改變,而不是偷工減料,也不是盲目地減少產品功能,如只是消除多餘功能、改良生產工藝、實現自動化等;通過全過程管理,而不是簡單的製造成本管理;採取零庫存、訂單生產等避免產品滯銷,加大資金成本,與其他企業實現技術共享、市場共享等分擔經營成本;
7.加強決策前成本核算,企業新上產品、新接訂單,就要樹立成本意識,既要技術上可行,也要經濟上可行;
8.重視隱形成本降低,如市場開拓、內部結構的調整、企業規模的擴大等成本;
9.與供應商、銷售商合作分擔成本,從日常的企業成本管理擴展到從行業產業鏈的高度來看成本管理。
三、持久管理,算而有用
成本管理不是簡單的等同於「支出控制」,而是一項系統工程。核算方法上理論聯繫實際,在簡單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資料的精確度之間找平衡,制定適合企業特點的核算流程,糾結點是製造成本的歸集和分配,歸集哪些內容,分配到哪些成本對象中;分析方法上要實際中有所用,用得上,要有戰略成本觀。一環套一環,推行全員、全過程的成本管理,反映企業的生產流程,提供管理者關心的成本資料,在管理上下功夫,在管理中出效益。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太天真了!
多多今天是憋足了力氣要上乾貨的好咩?
等待前方高能吧!
成本會計費用常見的26種會計做帳手法
實用
一、基本建設領用材料,計入產品生產成本
有些企業將不屬於產品成本的費用支出列入直接材料費等成本項目。如企業為調節基建工程成本和產品生產成本,通過人為多計或少計輔助生產費用的錯誤做法,達其目的。例如某生產企業將自營建造工程領用的材料,直接列入「直接材料費」作「借:生產成本,貸:原材料」的帳務處理,這樣處理,把不應計入成本、費用的支出計入了成本、費用,虛減了利潤,違反了成本、費用開支範圍。
二、福利費用開支記入成本項目
有些企業違反成本、費用開支的範圍,將應由福利費開支的費用列入成本項目,加大成本、減少利潤,如某企業將福利部門人員的工資,列入成本項目「直接人工費」。作「借:生產成本,貸:應付工資」的帳務處理。
三、福利部門接受勞務,不作轉帳結算
有些企業將輔助生產車間為職工醫院、食堂、學校等部門提供的水、電、汽、加工修理等費用全部轉嫁給基本生產車間和企業管理部門。如果企業輔助生產車間向職工食堂提供水電,共計50萬元,企業作「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50,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50」的帳務處理,按規定應在「應付福利費」帳戶內列支。這樣一來,使產品成本虛增了50萬元,「應付福利費」帳戶則漏計50萬元。
四、把對外投資的支出計入成本、費用項目中
有些企業以材料物資的方式,向其他企業進行投資時,不反映在「長期投資」科目中,而把減少的材料列入成本、費用項目中。如某工具機生產廠以自己的鋼材向某汽車製造廠進行投資,作「借:生產成本,貸:原材料」的帳務處理。這樣,一方面加大了產品成本,減少利潤,少交所得稅;另一方面也隱瞞了投資收益,再次少計利潤,少交所得稅。
五、修理費用,重複計入生產成本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固定資產的修理費採用預提的方法,計入成本費用,但有些企業為控制利潤實現數額,將車間固定資產修理費用重複計入生產成本。例如某企業每月預提3萬元固定資產修理費用計入生產成本,但企業為了壓縮超額利潤,又將實際支出的45萬元設備修理費全部計入生產成本。年終將預提修理費用結轉下年度。這樣處理的結果,使企業生產成本虛增了36萬元,利潤虛減了36萬元。
六、多期材料,一期分攤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
會計核算應正確劃分各月份的界限,但有些企業違反規定,將不屬於本期產品成本負擔的材料費用支出一次全部列入本期成本項目。例如,某企業1999年3月購入原材料100噸,計12萬元。當月領用該原材料2.5噸,但企業卻將12萬元全部計入產品成本,由此造成該企業少計當月利潤的後果。
七、虛計費用,調節成本
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產品成本和當年利潤,有意將不應計入本帳戶的費用計入本帳戶或者將應計入本帳戶的費用轉移計入其他帳戶。如某企業為了壓縮當年利潤,於12月份以修理車間的名義,虛領材料,計入製造費用帳戶,月份終了分配計入產品成本。由此行為,造成企業本期利潤虛減的結果。
八、回收物資,帳外處理
有些企業將回收的廢料收集起來,不去沖減當月的領料數,而作為帳外物資處理。這樣的結果使企業不僅沒有如實反映產品生產中材料的實際消耗,而且也相對加大產品的直接材料費成本,少計利潤,少納稅金。例如某企業將職工交回加工後餘下的邊角余料,不辦理交庫手續,不填廢料交庫單,不沖減當月的領料數。
九、生產費用分配,張冠李戴
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當年損益,將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在盈利產品和虧損產品之間進行不合理分配,造成盈虧不實。例如某服裝廠生產男裝、女裝和童裝,1999年10月該企業女裝和童裝的銷售要好於男裝,該企業在分配間接費用時,按規定的分配標準計算出各種產品應分配數額後,有意將應分配計入虧損產品的製造費用,加計在盈利產品中。
十、未用材料,不作退庫
有些企業為了調節本期損益,對車間領用原材料採用以領代耗的辦法,將投入產品生產的材料全部計入產品成本,期末有剩餘材料,不管下期是否需用,均不作退庫處理。如某企業基本生產車間10月份多領用原材料20多萬元,期末車間未辦理材料退回和「假退料」手續,財會部門也未作扣減材料費用的帳務處理。由此,該企業造成多計費用少計利潤的結果。
十一、改變分配方法,調節當年盈虧
企業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目標在產品費用和本月發出的生產費用,應在各種產品的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企業應當根據產品生產的特點選擇適合本企業的分配方法,但有的企業為了調節本期盈虧,往往改變已經選用的分配方法,並且在會計當期不作披露。
十二、虛估約當產量,調整本期損益
有些企業利用約當產量估算的特點,採用多計(少計)在產品數量的手法,虛增(或虛減)利潤,來調節當年損益,例如某製造企業年末在產品300件,在產品完工程度為60%,約當產量為180件,但在分配費用時約當產量僅為200件,相應地使完工產品少計成本,隨著產品的銷售,也就自然少轉了產品銷售成本,導致利潤增加。
十三、期間費用計入生產成本,或生產成本計入期間費用
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當年利潤,將發生的費用計入生產成本;或採用將應計入生產成本的費用計入期間費用。例如某企業為了實現計劃利潤目標,12月份將應計入「管理費用」帳戶的10萬元無形資產攤銷擠入了「製造費用」帳戶,月末分配製造費用時,將上述費用全部分配計入了「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帳戶,由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共同負擔,這樣,就造成少計期間費用,虛增利潤的結果。
十四、已銷產品不結轉成本
有些企業對已銷產品不作成本結轉,只記收入不記成本;或者相反,對未銷售產品視為銷售、多轉成本。例如某企業2000年5月銷售產品1萬件,成本80萬元,銷售收入100萬元,該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帳務處理時,只記收入100萬元,不轉成本80萬元,由此造成虛增利潤80萬元。
十五、隨意改變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方法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在某一個會計年度內,一般只能確定一種計價方法。方法一經確定,不能隨意變更。如確實需要改變計價方法的,必須在會計報表附註中進行披露。有些企業出於調節當年損益的需要,在年度中間隨意改變既定的計價方法。例如,某企業發出商品一直採用先進先出法,但在11月份時,材料市場價格上漲,該企業為了壓低年末利潤,遂改用後進先出法核算出庫產品的實際成本,並且在年末的會計報表附註中並未披露。
十六、隨意調節成本差異率
有些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企業,在結轉產品成本差異時,通過調高或壓低成本差異率的方式,多計算或少計算結轉的產品成本差異,以達到虛減或虛增利潤的目的。例如某企業為了壓低利潤,有意提高產品成本差異率,多轉產品銷售成本,以達到虛減利潤的目的。
十七、不按比例結轉成本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採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銷售產品,按合同約定日期確認銷售收入,在每期實現銷售的同時,應按產品全部銷售成本與全部銷售收入的比率,計算出本期應結轉的銷售成本。有些企業為了調節當年損益,在分期收款銷售的產品實現收入時,人為地確定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比率,多轉或少轉銷售成本,以虛增或虛減利潤。如某企業年初銷售一批產品價款500萬元,成本400萬元,在一年內分四次收款,每次收款比率為25%,按季度收款,在4月份本應收取款項125萬元,結轉成本100萬元,但該企業為了體現上半年的利潤,採用人為少轉成本的方法,結轉成本80萬元,來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
十八、任意擴大開支範圍,提高費用標準
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各項開支均有標準,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著許多亂花、亂攤、亂計費用的問題。有些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違反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任意擴大開支範圍和提高開支標準,從而提高企業費用水平,減少當期利潤。如某企業領導人將其家屬的「遊山玩水」費用列為本單位職工的差旅費來報銷,使該企業虛增管理費用,虛減利潤。
十九、期間費用,轉作待攤處理
有些企業為了實現既定利潤目標,就採用將本期發生的期間費用總額中,轉出一部分數額列作待攤費用的作假手法來達到目的。如某企業年計劃利潤300萬元,1-11月份已實現利潤270萬元,尚需實現30萬元的利潤才可達到計劃,但該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預計12月份至多能實現利潤20萬元。為了完成300萬元的利潤目標,該企業財務人員從管理費用中轉出10萬元計入「待攤費用」帳戶,並結轉下年度掛帳,從而使當期利潤達到既定目標。
二十、利用「匯兌損益」帳戶人為調節利潤水平
會計制度規定對外幣帳戶,應採用月初或業務發生當日市場匯率作為記帳匯率,由於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匯兌損益,可以採用集中結轉法或逐筆結轉法進行計算結轉,一種方法選用後1年內不得變更。但有些外幣業務較多的企業,為了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採用多種方法人為調整匯兌損益。例如某企業為了調低年末利潤,就有意在期末按低於帳面匯率的期末匯率計算期末人民幣餘額,使當期發生匯兌損失,減少當期利潤等。
二十一、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向銀行借款用於購建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尚未交付使用前而支付的借款利息記入財務費用。企業用借款進行在建工程,在固定資產尚未交付使用前發生的貸款利息,應計入固定資產的造價。但有些企業,為了調節利潤,故意混淆記入成本與費用的界限。例如某企業1999年1月1日向銀行借款用於自營營業大廳,期限3年,該營業廳於2000年1月1日竣工並交付使用。但企業在2000年2月的帳務處理中,依然作:「借:在建工程,貸:長期借款」的會計分錄,少計財務費用,以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
二十二、將利息收入轉作「小金庫」,不沖銷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包括利息凈支出,匯兌凈損失以及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籌集生產經營資金髮生的其他費用等。但有些企業在實務操作中,違反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將利息收入轉作「小金庫」,不沖銷財務費用,而虛增期末利潤。如某企業出納人員將每期的利息收入不作帳務處理,不在「銀行存款」與「財務費用」帳簿上進行反映,而是提取後存入部門「小金庫」,留待日後部門搞職工福利之用。
二十三、不按規定攤銷無形資產和開辦費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的無形資產和開辦費的攤銷都應記入「管理費用」,作「借:管理費用,貸: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的帳務處理,但有些企業為了調節期末利潤,人為地多攤或少攤無形資產(或開辦費),從而多計或少計費用,以達到其目的。
二十四、壞帳損失不按規定提取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採用備抵法核算壞帳損失的企業,應於期末計提壞帳準備,計入管理費用。作:「借:管理費用,貸:壞帳準備」。有些企業為了調高或調低期末利潤,就會於期末人為地提高(降低)提取比例,或變動提取依據(應收帳款)的數額,以增加或減少期間費用,來達到目的的。
二十五、把應計入成本的運輸費列入期間費用
按照有關規定,企業購入固定資產、專項投資用的材料和設備的運輸費應計入設備或材料的成本,作為其原值的組成部分;但有些企業卻將這部分運輸費列入期間費用而增大了本期利潤。
二十六、職工醫藥費、記入管理費用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職工醫藥費開支應在「應付福利費」列支,有些企業為減少福利費開支,往往將部分藥費擠入管理費用。從而虛減了當期利潤。如某煉鐵廠自1999年12月份開始在報銷職工醫藥費時,作「借:管理費用,貸:現金」的帳務處理,將醫藥費全部擠入了管理費用,違反了國家有關制度的規定。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MNKmP.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