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馮夢龍的《智囊全集》裡有個很有趣的故事:
有個叫朱古民的讀書人,平日愛開玩笑。有一年冬天,他到一位湯姓朋友的書房,湯說:
「你一向聰明,現在我坐在室內,你能騙我走出室外嗎?」朱古民說:「室外風大天寒,
你一定不肯出去;但是,如果你先到室外,我就會告訴你室內有多好,你一定會相信我的
話而走進室內。」湯就真的走出戶外,對朱說:「現在你可以說服我入屋。」朱古民拍手
大笑說:「我已經騙你走出室外了。」
這個有趣的故事在書裡靜靜躺了三百年,這本書在書架上靜靜擺了三百年;三百年後,一
位才華蓋世的小說家在他的作品《射鵰英雄傳》有這樣一段:
黃蓉暗暗著急,忽然停步,道:「只要我一出這門,你不能再跟我為難,成不成?」沙通
天道:「只要妳能出去,我就認輸。」黃蓉嘆道:「唉,可惜我爹爹只教了我進門的本事
,卻沒教出門的。」沙通天奇道:「什麼進門的,出門的?」黃蓉道:「……我從裡到外
雖然走不出,但從外面闖進來,卻是不費吹灰之力。」沙通天冷笑道:「從外入內,跟從
內到外還不是一樣?好!妳倒來闖闖看。」當即讓開身子……黃蓉閃身出門,哈哈大笑,
道:「你中計啦。你說過的,我一到門外,你就認輸,不能再難為我。現下我可不是到了
門外?沙龍王是當世高人,言出如山,咱們這就再見啦。」(第九回〈鐵槍破犁〉,以臺
灣遠流出版社修訂版引文,下同)
一百七十字化衍成四百一十字。化,消化,脫化,變化;衍,細膩的鋪陳,生動的刻畫。
黃蓉的俏皮、激將法、活潑可愛讓三百年前的古書完全「活」了起來。
當創作者看到書上、劇集裡、電影中好的素材,他如何運用?
運就是運轉,轉是一定要轉,否則讀者看原素材就好了,何必看你的新創作?用不是沿用
,用而不改,讀者何必看你的新創作?看原素材就好了。
一千三百年前,張鷟在他的《朝野僉載》裡寫了這樣的故事:
李世民的妻子是胡人,他的許多侍衛也是胡人。但在他心中,不願胡人勝過漢人。有一次
,西域使者來訪,其中有一位擅彈琵琶的絕頂高手。他想西域既然派出一時之選,我天朝
當然要精銳盡出,絕不能被比下去。於是設宴款待來使,暗中叫了一個琵琶名手伏在簾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西域高手以琵琶助興,醉翁之意,意在炫技。李世民聽完,懶懶
的說:「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曲子,普通得緊,我早就聽我的宮女彈過了。」叫琵琶手
出來,從頭彈一遍。曲罷,西域使者盡皆駭然嘆服。
一千三百年後,來看金庸如何運用在他的《射鵰英雄傳》:
只見黃夫人一頁一頁的從頭細讀,嘴脣微微而動,我倒覺得有點好笑了。《九陰真經》中
所錄的都是最祕奧精深的武功,她武學一竅不通,雖說書上的字個個識得,只怕半句的意
思也未能領會。她從頭至尾慢慢讀了一遍,足足花了一個時辰……把書還給我,笑道:「
周大哥,你上了西毒的當了啊,這部不是《九陰真經》……這是一部算命占卜用的雜書…
…這部書我五歲時就讀著玩,從頭至尾背得出,我們江南的孩童,十九都曾熟讀。你若不
信,我背給你聽聽。」說了這幾句話,便從頭如流水般背將下來。我對著經書瞧去,果真
一字不錯。我全身都冷了,如墮冰窖。(第十七回〈雙手互搏〉)
金庸是如何把原本已經夠精彩的素材消化、吸收、構思,然後再寫出更精彩的故事?這是
我時常思考的問題。他如何選材?取捨的標準是什麼?選材之後如何改寫?改寫過程中遇
到什麼困難?他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一直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議題。來看《射鵰英雄傳》
的古怪刁鑽黃蓉:
黃蓉……冷笑道:「閣下可知孔門弟子,共有幾人?」那書生笑道:「這有何難?孔門弟
子三千,達者七十二人。」黃蓉問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幾人,少
年幾人?」那書生愕然道:「《論語》中未曾說起,經傳中亦無記載。」黃蓉道:「我說
你不明經書上的微言大義,豈難道說錯了?剛才我明明聽你讀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
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兩者相加,不多
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這般學而不思,嘿,殆哉,殆哉!」(第三十回〈一燈大師〉)
黃蓉的聰明機智來自《啟顏錄》:
動莆又嘗於國學中看博士論難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動莆因問曰:「達者七
十二人,幾人已著冠?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傳無文。」動莆曰:「先生讀書,豈
合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知之?」動
莆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
非七十二人?」坐中大悅。博士無以應對。
看了三個例子,我們找不出金庸「化為己用」的規律。
為什麼?
因為「化為己用」從來就沒有規律。正因沒有規律,所以找不到。正因為找不到,所
以根本不用找。
不用找?那,到底該怎麼用?
答:愛怎麼用就怎麼用,愛用什麼就用什麼。
以下再舉一些例子,分為【啟】與【發】。啟不是啟發的啟,金庸這樣的文學天才,
已經沒有啟發的問題。須知,你不能啟發一個文學天才,是文學天才看了你的東西才決定
如何啟動新一波的、更好更精彩的創作。所以這個啟是開啟的啟,啟動的啟:古典文學裡
的哪一段開啟了你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巧思?接下來你又要如何啟動,慢慢構思,寫出令人
手不釋卷廢寢忘食、非常好看的故事?發是發展,看金庸如何把素材發展:平凡的變精彩
,精彩的變絕妙,絕妙的變神作,神作的變化境。
1.桃谷六仙
【啟】
《康熙俠義傳》第二十五回:
我弟兄六個,我叫越挺,那個叫越硬,三個越來,四個越了,五個越就,六個越弄。我們
這六個字是:「挺硬來了就弄。」
【發】
《笑傲江湖》插科打諢的桃谷六仙疑似以此為原形。
2.左手畫方,右手畫圓
【啟】
《韓非子‧功名》:「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人莫能左畫方,而右畫圓也。」
《太平廣記‧幼敏》:元嘉很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能夠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口中背誦
文章,眼睛數群羊的數目,心中構思四十個字的詩,腳趾夾筆書寫五言絕句,六件事可以
同時進行。綽號叫「神仙童子」。
【發】
周伯通在《射鵰英雄傳》第十七回教郭靖、《神鵰俠侶》第二十五回教小龍女的「左
手畫方,右手畫圓」疑似源此。
3.神秘又迷人的掃地僧
【啟】
王銍(?-1144)《補侍兒小名錄》:
清晨,夫妻兩收拾好行裝,準備遠走他鄉。臨行時要去向恩人道謝。寺裡的和尚說:
「他在廟裡撞鐘掃地,已經有三十多年,今天早上卻不知去向了。」
【發】
《天龍八部》第四十三回:
玄生、玄滅、玄垢、玄淨均想:「這位老僧服色打扮,乃是本寺操執雜役的服事僧,怎能
有如此見識修為?」服事僧雖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師、不傳武功、不修禪定、
不列「玄、慧、虛、空」的輩份排行,除了誦經拜佛之外,只作些燒火、種田、灑掃、土
木粗活。玄生等都是寺中第一等高僧,不識此僧,倒也並不希奇,只是聽他吐屬高雅,識
見卓超,都不由得暗暗納罕。
4.當男人遇見神菜時
【啟】
王實甫(1260-1307)在《西廂記》第一本描寫張生第一次見到鶯鶯,只說了:「我死也
!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響恰方言。」
【發】
《鹿鼎記》第二十二回:
韋小寶一見這少女,不由得心中突的一跳,胸口宛如被一個無形的鐵錘重重擊了一記,霎
時之間唇燥舌乾,目瞪口呆,心道:「我死了,我死了!哪裡來的這樣的美女?這美女倘
若給了我做老婆,小皇帝跟我換位我也不幹。韋小寶死皮賴活,上天下地,槍林箭雨,刀
山油鍋,不管怎樣,非娶了這姑娘做老婆不可。」
5.楊過招呼人進屋
【啟】
《醒世恆言》第十卷:
老軍道:「若得如此,甚好,只是打攪不當。」劉公道:「說哪裡話題!誰人是頂著房子
走的?快快進來,不要打濕了身上。」
【發】
《神鵰俠侶》第三十回:
只聽得屋外一人說道:「阿彌陀佛,貧僧山中遇雪,向施主求借一宿。」……楊過已從屋
中出來,說道:「兩位大和尚進來罷,誰還帶著屋子走道呢?」
6.化屍粉
【啟】
《七劍十三俠》第七回:
一枝梅道:「賢弟但請放心,凡事有愚兄在此。」便向身邊取出一個小小瓶兒,將指甲挑
出些藥末來,彈在那尸骸頸上。說也希奇,片刻之間,把個長大漢子消化得影跡無蹤,只
存一灘黃水。夢筆見了,唬得舌頭伸了出來,縮不進去。
【發】
《鹿鼎記》第十二回:
韋小寶從藥箱中取出一支小銀匙,拔開藥瓶木塞,用小銀匙取了少數「化屍粉」,倒在瑞
棟屍體的傷口之中,過不多時,傷口中便冒出煙霧,跟著發出一股強烈臭味,再過一會,
傷口中流出許多黃水,傷口越爛越大。沐劍屏「咦」的一聲。方怡好奇心起,睜開眼睛,
一見到這情景,一雙眼睛睜得大大的,再也閉不攏了……過不了大半個時辰,盡數化為黃
水。
7.說不得把張無忌裝進布袋
【啟】
牛僧孺(779-848)《玄怪錄》:
董慎看過,說:「府君叫我,豈能不去?可是我不知道府君是誰。」使者說:「你不必問
,到府裡就明白了。」於是取出一個大布袋,把董慎裝入袋中,扛了就走。
【發】
《倚天屠龍記》第十八回:
張無忌越想越是害怕,捨命狂奔。那人忽道:「咦,你後面是甚麼?」張無忌回過頭想看
,突然間眼前一黑,全身已被一隻極大的套子套住,跟著身子懸空,似乎是處身在一隻布
袋之中,被那人提了起來。
8.以中藥名暗喻
【啟】
鄭綮(?-899)《開天傳信記》:
一行和尚臨死前,包了一包東西,小心封好,命弟子敬呈皇上,皇上打開一看,是中藥材
「蜀當歸」,皇上不明白一行大師是何用意。等到他從四川回來,才知一行送他這包東西
乃是一句預言,深深佩服大師智慧。
【發】
《倚天屠龍記》第十二回:
胡青牛頓了一頓,道:「我開張救命的藥方給你,用當歸、遠志、生地、獨活、防風五味
藥,二更時以穿山甲為引,急服。」張無忌吃了一驚……問道:「先生,這些藥分量如何